手足口病潜伏期有15天吗会传染吗
发布于 2025/05/25 16:10
发布于 2025/05/25 16:10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为3-7天,最长不超过10天,15天潜伏期极为罕见。该病在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潜伏期指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多数患者在感染后3-7天内发病。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是主要病原体,病毒在咽部和肠道复制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
患者在发病前1-2天即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或衣物、吸入患者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接触含病毒的粪便后经口感染。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即使症状消退后,患者粪便中仍可能持续排毒2-4周,此时仍存在一定传播风险。
3岁以下婴幼儿更易出现重症,表现为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肺功能衰竭。孕妇感染可能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导致新生儿重症感染。
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日常需落实手卫生、环境消毒和隔离措施。患者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托幼机构需严格执行晨检制度。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建议加强营养补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保持每日适量运动增强抵抗力,注意选择人少通风的户外场所。居家环境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恢复期可配合中医食疗,如用薏苡仁、赤小豆煮粥利湿排毒。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 :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有
下一篇 : 手足口病传染源主要的传染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