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胃肠炎的症状是什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5/27 08:35
发布于 2025/05/27 08:35
急慢性胃肠炎的症状主要由感染性因素、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异常和慢性疾病诱发。常见表现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和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细菌毒素可直接损伤胃肠黏膜,病毒则破坏肠上皮细胞功能,导致水样腹泻和痉挛性腹痛。寄生虫感染如贾第鞭毛虫多见于慢性病例。
过量摄入辛辣刺激食物、酒精或过敏原如海鲜、乳糖会刺激胃肠黏膜。生冷食物可能引发肠道痉挛,高脂饮食延缓胃排空,这些因素均可诱发炎症反应。长期饮食不规律还会破坏胃肠动力节律。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护屏障。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可能扰乱肠道菌群平衡。化疗药物和铁剂也会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出现药物性胃肠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可表现为慢性胃肠炎,与遗传易感性相关。这类疾病通常伴随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肠镜检查可见连续性黏膜溃疡。免疫缺陷患者更易发生机会性感染。
糖尿病胃肠神经病变导致胃轻瘫和肠道菌群失调。肝硬化门脉高压引发胃肠黏膜淤血缺氧。甲状腺功能亢进加速肠蠕动,这些系统性疾病均可表现为顽固性腹泻或消化不良症状。
建议发病期间选择低渣饮食如米粥、软面条,避免豆类等产气食物。急性期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慢性患者需定期监测营养指标。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冷藏食品需充分加热。若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或体重下降,需及时进行粪便检测和胃肠镜检查。
上一篇 : 宝宝病毒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下一篇 : 急性肠炎怎么缓解疼痛难忍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