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症状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5/25 11:41
发布于 2025/05/25 11:41
缺铁性贫血可能由慢性失血、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及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乏力、头晕、心悸、苍白及异食癖。
长期隐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原因。女性月经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反复出血均可导致铁丢失超过摄入量。伴随症状可见黑便或血便,需通过粪便潜血试验和内镜检查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止血,同时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
长期偏食、素食或婴幼儿喂养不当可造成膳食铁缺乏。生长发育期青少年、妊娠期妇女对铁需求增高时更易出现。患者常伴口角炎、匙状甲等体征。建议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血红素铁摄入,必要时口服琥珀酸亚铁。
胃大部切除术后、乳糜泻或慢性腹泻患者易出现铁吸收不良。胃酸缺乏影响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小肠病变则直接破坏吸收功能。这类患者需静脉补铁,常用蔗糖铁注射液。
婴幼儿快速生长、孕妇血容量扩张及青少年发育期均需额外铁供应。未及时补充时可表现为易激惹、注意力下降,儿童可能出现发育迟缓。预防性补铁应选择蛋白琥珀酸铁等胃肠刺激较小的剂型。
钩虫寄生于小肠黏膜吸血,每条成虫每日可致失血0.03-0.15ml。流行区患者常见趾间瘙痒性皮疹钩蚴性皮炎,严重感染者出现下肢水肿。需联合驱虫药如阿苯达唑与补铁治疗。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瘦肉50-75克、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200克以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质利用。中度以上贫血或口服铁剂无效者需及时血液科就诊,排除消化道肿瘤等潜在疾病。孕妇及儿童建议每3-6个月筛查血红蛋白,长期素食者需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
上一篇 : 小孩贫血有什么症状小孩贫血吃什么
下一篇 :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女性吃什么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