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也算是一种幸运癌
发布于 2025/06/04 15:09
发布于 2025/06/04 15:09
肠癌在恶性肿瘤中预后相对较好,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0%以上,其"幸运"特性主要与筛查便捷性、进展缓慢性、治疗敏感性、症状早现性、预防可控性五方面有关。
肠癌可通过粪便潜血试验、肠镜检查等简单手段早期发现。粪便DNA检测技术能识别肿瘤脱落细胞的特异性基因突变,肠镜不仅能直接观察病灶,还能同步切除癌前息肉。我国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从正常黏膜到癌变通常需5-10年,远快于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癌前病变阶段存在明确的腺瘤-癌序列,绒毛状腺瘤恶变率可达25%-40%。这种缓慢进展为干预提供了充足时间窗口。
早期肠癌腹腔镜手术5年生存率超95%,III期患者辅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化疗方案仍可达60%生存率。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的应用进一步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
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报警症状出现较早,左半结肠癌更易出现肠梗阻症状。右半结肠癌虽症状隐匿,但贫血、消瘦等全身表现仍可提示异常,促使患者就医。
红肉摄入量每日超过100克可使风险增加17%,每日运动35分钟能降低24%发病风险。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对林奇综合征患者具有明确chemoprevention效果,可减少50%-60%的肠癌发生。
保持每日25克膳食纤维摄入可缩短肠道转运时间,西蓝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的萝卜硫素具有抗癌活性。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能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5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40岁开始筛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避免加工肉制品摄入等生活方式调整可预防40%的肠癌发生。
上一篇 : 肠癌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下一篇 : 肠癌晚期呕吐是啥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