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性包块超声造影描述

发布于 2025/06/09 14:50

附件炎性包块超声造影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的混合性回声团块,伴造影剂不均匀增强。典型特征包括包块周边充血带、内部低回声坏死区、造影剂快进慢出模式、邻近组织粘连征象及输卵管积水表现。

1、边界模糊:

炎性包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是重要影像特征,由于炎症导致组织水肿和纤维蛋白渗出,超声显示为毛刺状或云雾状边缘。急性期可见包块周围“火环征”,即彩色多普勒显示的丰富血流信号,反映局部血管扩张和炎性充血。

2、混合性回声:

包块内部同时存在无回声、低回声及等回声区域,对应病理改变中的脓液积聚、坏死组织和肉芽增生。约60%病例可见特征性“蜂窝样”改变,即多个小囊腔被增厚分隔包围,这种表现与脓肿形成过程相关。

3、造影剂增强:

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动脉期快速增强但程度低于正常组织,门脉期消退较快。这种“快进快出”模式区别于恶性肿瘤的“快进慢出”,其病理基础是炎性区域微血管通透性增高但新生血管较少。

4、邻近粘连:

约75%病例可见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或肠管粘连征象,探头加压时包块与周围器官同步移动。严重者可出现“冰冻骨盆”样改变,即多个器官界限消失,这种表现提示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

5、输卵管征象:

合并输卵管炎时可见迂曲扩张的管状结构,造影剂灌注呈节段性充盈缺损。当形成输卵管积脓时,特征性表现为管壁增厚伴内部细密点状回声,探头震动后可见颗粒流动。

发现附件区包块需结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综合判断。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并避免盆浴,选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毛细血管致密性。慢性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包块破裂。随访期间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包块增大需立即复诊,警惕脓肿破裂引发弥漫性腹膜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附件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