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导致小儿麻痹症

发布于 2025/06/10 10:38

小儿麻痹症主要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粪口传播、密切接触、污染水源、母婴垂直传播以及免疫缺陷状态。病毒通过侵犯神经系统导致运动神经元损伤,进而引发肢体瘫痪。

1、粪口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常通过感染者粪便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病毒在肠道内繁殖后随粪便排出,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易发生流行。改善卫生设施和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可有效阻断传播链。

2、密切接触:

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可能造成病毒传播。病毒可通过口腔分泌物短暂存在,在托幼机构等密集场所更易发生接触传播。隔离患者和消毒物品是重要预防措施。

3、污染水源:

未经处理的污水含有活病毒时,饮用或接触此类水源会导致感染。洪水等灾害后易暴发疫情。饮用水煮沸处理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能显著降低传播风险。

4、母婴传播:

孕期感染病毒的孕妇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新生儿。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完善时感染更易发展为重症。孕产妇疫苗接种可提供被动免疫保护。

5、免疫缺陷:

先天性免疫缺陷或HIV感染儿童接种减毒活疫苗可能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这类人群需改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预防小儿麻痹症需建立多重防护:按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核心措施,我国现行免疫程序为2、3、4月龄各接种1剂次,4周岁加强1剂次。流行地区可开展补充免疫活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疑似病例。出现发热、肢体疼痛等前驱症状时及时就医,瘫痪前期可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康复期进行物理治疗和矫形器辅助,定期评估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保持均衡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有助于神经肌肉功能维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小儿麻痹症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