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打胰岛素控制饮食行吗
发布于 2025/06/12 16:00
发布于 2025/06/12 16:00
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饮食控制管理血糖,但1型糖尿病及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效果主要取决于分型、病程、胰岛功能、并发症情况、自我管理能力五个因素。
1型糖尿病因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终身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功能尚存,可通过饮食运动控制血糖,但随着病程进展,约30%-40%患者最终需要胰岛素补充治疗。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若糖化血红蛋白低于9%,可尝试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病程超过10年者常出现胰岛功能衰竭,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或出现酮症时需启动胰岛素治疗。
通过C肽检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空腹C肽>0.3nmol/L提示存在胰岛素分泌能力。当餐后C肽峰值不足基础值2倍时,单纯饮食控制难以维持血糖稳定。
合并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等急症需短期胰岛素治疗。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3期以上、严重周围神经病变等,通常需要更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
严格执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每日碳水占比<40%、规律监测血糖每周至少4次空腹+餐后配对、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者,可延缓胰岛素使用时间。
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500克非淀粉类蔬菜,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藜麦等。每周进行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出现持续高血糖空腹>7mmol/L或餐后>10mmol/L、体重持续下降、口渴多尿加重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评估胰岛功能。
上一篇 : 糖尿病吃了大量甜食后会怎么样
下一篇 : 糖尿病经常吃甜食的后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