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原因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6/13 08:37
发布于 2025/06/13 08:37
梅毒可能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医源性感染等原因引起。
梅毒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感染引起,这种螺旋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感染后螺旋体会在局部繁殖,随后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扩散至全身。初期表现为硬下疳,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二期、三期梅毒。
无保护性行为是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生殖器、肛门或口腔黏膜接触感染者皮损分泌物时,螺旋体可通过微小创面进入人体。性伴侣数量多、未使用安全套等因素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妊娠期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可能引起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梅毒。孕期规范筛查和青霉素治疗可有效阻断传播。
输入未经筛查的梅毒感染者血液或血制品可能导致感染。共用注射器吸毒也是重要传播途径。我国自2015年起已将梅毒检测纳入献血必检项目,大幅降低经输血传播风险。
医务人员接触感染者血液或体液时可能通过针刺伤等职业暴露感染。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也可能造成传播。规范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防范。
预防梅毒需坚持安全性行为、使用避孕套,避免多个性伴侣。孕妇应常规进行梅毒筛查,感染者需立即治疗。日常生活中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出现可疑症状如生殖器溃疡、全身皮疹等应及时就医检测,早期规范使用青霉素治疗可完全治愈。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血清学检测,确保疗效并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