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
发布于 2025/06/17 09:58
发布于 2025/06/17 09:58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
手足口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中均含有大量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
未出现明显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这类人群虽无临床表现,但体内携带病毒并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或粪便排出病毒,在社区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康复后患者仍可能通过粪便持续排毒2-4周,成人感染者多数无症状但可成为病毒携带者。肠道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可通过污染物品间接传播。
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衣物等物品可成为间接传染源。肠道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天,儿童接触污染物后经口感染是常见传播方式。
孕妇感染柯萨奇病毒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新生儿经产道感染或出生后接触母亲分泌物也可能被传染,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重症感染。
预防手足口病需做好个人卫生管理,勤洗手、勤消毒儿童常用物品。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场所,托幼机构应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患者需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后1周,其分泌物和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注意营养均衡可增强抵抗力。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上一篇 :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哪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