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适合介入腔内吗

发布于 2025/06/19 14:03

腹主动脉瘤多数情况下适合介入腔内治疗。主要适应症包括瘤体直径超过5厘米、瘤体快速增长、有症状的腹主动脉瘤等。介入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1、适应症评估:

介入腔内治疗适用于瘤体直径大于5厘米的患者。对于直径在4-5厘米之间的腹主动脉瘤,若存在快速增长或伴随症状,也可考虑介入治疗。瘤体形态需符合支架植入的解剖学要求,近端和远端锚定区长度足够是重要评估指标。

2、手术优势: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介入腔内治疗创伤更小,仅需在腹股沟区做小切口。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多数患者3-5天即可出院。特别适合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

3、术前评估:

术前需完善CTA检查评估瘤体解剖结构,包括瘤颈角度、长度、直径等参数。同时评估髂动脉情况,确定支架输送路径。心肺功能评估必不可少,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和造影剂。

4、术后随访:

术后需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通常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各复查一次CTA。重点观察支架位置、内漏情况、瘤体变化等。长期随访可及时发现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

5、并发症管理:

介入治疗可能出现内漏、支架移位、下肢缺血等并发症。内漏是最常见并发症,分为五型,其中I型和III型内漏需及时处理。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下肢血运至关重要。

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后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戒烟限酒。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血脂、血糖。出现腹痛、腰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有助于康复,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动脉瘤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