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肠闭锁分型
发布于 2025/06/28 07:02
发布于 2025/06/28 07:02
先天性肠闭锁主要分为肠管闭锁型、肠管狭窄型、膜状闭锁型和多发性闭锁型四种类型。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与胚胎期肠管发育异常、血供障碍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及时手术干预。
肠管闭锁型表现为肠管连续性完全中断,两端呈盲端,中间无肠腔连通。此类型多发生于空肠或回肠,可能与胚胎期肠管缺血坏死有关。患儿出生后会出现呕吐胆汁样物、腹胀、排便停止等症状。手术需切除闭锁段并行肠吻合术,术后需密切监测肠功能恢复情况。
肠管狭窄型指肠腔部分狭窄但未完全闭锁,肠管外观连续性存在。狭窄段肠壁肌层发育不良,内径显著缩小。临床表现较闭锁型轻缓,但仍需手术切除狭窄段。术前可通过造影检查明确狭窄程度,术中需注意保留足够长度的正常肠管以避免短肠综合征。
膜状闭锁型特征为肠腔内存在薄膜状隔膜阻碍内容物通过,肠管外观正常。隔膜多由黏膜和黏膜下层构成,常见于十二指肠。患儿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腹部平片可见双泡征。手术需切开或切除隔膜,术后需注意吻合口通畅性及喂养耐受性。
多发性闭锁型指肠道存在两处及以上闭锁或狭窄,约占先天性肠闭锁的10%。此类型常合并肠旋转不良等其他畸形,手术难度较大。需根据闭锁部位选择分段切除或造瘘术,术后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需长期营养支持及随访。
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术后需逐步建立肠内营养,母乳或深度水解配方奶为首选。家长应记录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及喂养耐受情况,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肠管通畅度。术后早期可配合抚触按摩促进肠蠕动,避免剧烈哭闹增加腹压。若出现呕吐、腹胀等异常需立即返院检查,排除吻合口狭窄或肠粘连等并发症。
上一篇 : 儿童发烧抽筋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 儿童发烧6天不退烧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