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肠闭锁

发布于 2025/06/29 11:33

先天性肠闭锁是指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肠道出现部分或完全闭塞的先天畸形,属于新生儿消化道急症之一。主要类型包括十二指肠闭锁、空回肠闭锁和结肠闭锁,其中空回肠闭锁最为常见。

1、胚胎发育异常

胚胎期肠道在妊娠第5-10周经历管腔再通过程,若此阶段因血管缺血或基因突变导致肠管重塑失败,可形成闭锁。典型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胆汁性呕吐、腹胀及排便障碍。需通过腹部X线平片显示肠袢扩张和气液平面确诊,手术是唯一根治手段,常见术式为肠吻合术或造瘘术。

2、血管意外事件

胎儿期肠系膜血管发生扭转、栓塞或受压等意外,可导致局部肠段血供中断,继而发生坏死吸收形成闭锁。此类病变多位于空肠中段,超声检查可见"双泡征"或"三泡征"等特征性表现。术后需注意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需长期肠外营养支持。

3、遗传因素参与

部分病例与21三体综合征、囊性纤维化等遗传病相关,可能涉及CFTR、JAG1等基因突变。这类患儿往往合并心脏畸形或肛门直肠畸形,产前超声可见羊水过多伴肠道扩张。建议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等遗传学检测。

4、胎粪性腹膜炎继发

胎儿期肠穿孔导致胎粪进入腹腔引发化学性腹膜炎,后期纤维素粘连可造成继发性肠闭锁。患儿腹部皮肤常见胎粪钙化斑,手术中可见广泛肠粘连。需注意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鉴别。

5、肠旋转不良伴发

肠旋转不良时中肠扭转可引发继发性闭锁,多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这类患儿需同时行Ladd手术矫正旋转不良,术后复发肠梗阻概率较高,需密切随访。

对于确诊先天性肠闭锁的新生儿,建议在三级医院新生儿外科中心进行治疗。术后需逐步建立肠内营养,母乳喂养者需添加中链甘油三酯配方。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注意肠粘连、吻合口狭窄等远期并发症。家长应学习造瘘护理技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记录每日出入量。康复期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避免剧烈哭闹增加腹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小儿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