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宝宝鹅口疮

发布于 2025/06/30 06:26

宝宝鹅口疮是指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婴幼儿口腔黏膜炎症,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块。鹅口疮常见于1岁以内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可能与奶具消毒不彻底、母亲乳头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

1、感染因素

白色念珠菌是鹅口疮的主要致病菌,可通过污染的奶嘴、母亲乳头或手指传播。新生儿经产道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早产儿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均可能诱发感染。临床表现为颊黏膜、舌面出现不易擦除的白色伪膜,强行剥离后可见充血创面。

2、喂养卫生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是常见诱因。建议家长每次喂养后煮沸消毒喂养器具,母乳喂养前清洁乳头。避免成人用嘴测试奶温或咀嚼食物喂食,这些行为可能将致病菌传染给婴幼儿。症状较轻时可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局部擦拭。

3、免疫因素

6个月以下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易感染。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风险更高。表现为拒食、哭闹不安,严重时真菌可扩散至咽喉部。确诊需通过口腔分泌物真菌镜检。

4、药物影响

广谱抗生素使用超过1周可能破坏口腔正常菌群平衡,导致念珠菌过度增殖。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或口服氟康唑颗粒。避免自行使用抗菌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5、继发传播

未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肛周念珠菌病或尿布疹,真菌还可通过接触传染给其他婴幼儿。集体机构中需做好隔离措施,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消毒。哺乳期母亲若出现乳头皲裂伴灼痛,需同步抗真菌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预防鹅口疮需注重喂养卫生,每次喂奶后给婴儿喂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母乳喂养母亲应保持乳头清洁干燥,发现乳晕发红脱屑及时就医。患儿餐具需每日煮沸消毒,避免与他人混用。若口腔白斑持续3天未消退,或伴随发热、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日常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维持菌群平衡,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小儿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