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贫血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6/30 15:33
发布于 2025/06/30 15:33
早产儿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调整喂养方式、输血治疗、预防感染、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早产儿贫血通常由铁储备不足、红细胞生成减少、失血、感染、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早产儿贫血与铁储备不足有关,出生时体内铁含量较低,加上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铁剂。铁剂补充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过量导致铁中毒。补充铁剂期间可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但不可与牛奶同服以免影响吸收效果。
母乳喂养的早产儿需确保母亲营养充足,必要时添加母乳强化剂。配方奶喂养可选择铁强化配方奶,铁含量需达到每升6-10毫克。出生后4-6周开始补充铁剂,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4毫克元素铁。辅食添加时间不晚于矫正月龄6个月,优先选择富含铁的肉泥、肝泥、强化铁米粉等食物。
当血红蛋白低于70-80克/升或伴有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心率增快等严重症状时,需考虑输血治疗。输血前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选择辐照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输血量通常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升,速度控制在每小时每公斤体重2-3毫升。输血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热、皮疹等输血反应。
感染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加重贫血。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严格执行手卫生,奶具需消毒。按时接种疫苗,特别是乙肝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出现发热、吃奶差、精神反应弱等感染征象时及时就医。严重感染时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造血,但需注意可能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风险。
出生后需定期检测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蛋白等指标。矫正月龄4-6个月时筛查缺铁性贫血,之后每2-3个月复查直至2岁。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评估追赶生长情况。记录喂养史、补充剂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发现贫血持续不改善或加重时,需排查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慢性失血等疾病。
早产儿贫血护理需注意维持适宜室温,避免寒冷刺激增加耗氧量。喂养时采取少量多次方式,避免过度疲劳。每日进行抚触按摩,促进消化吸收。外出时避免阳光直射,防止维生素E缺乏导致溶血。定期进行神经发育评估,贫血纠正后仍需随访至学龄前。家长需学习识别苍白、嗜睡、呼吸急促等贫血加重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哭闹加重心脏负担。
上一篇 : 宝宝晚上咳嗽白天不咳嗽怎么回事
下一篇 : 宝宝发烧完身上起红疹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