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内分泌疗法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7/01 07:32

癌症内分泌疗法是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激素依赖性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内分泌疗法主要有抗雌激素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雄激素剥夺治疗、靶向激素受体药物等方式。

1、抗雌激素药物

抗雌激素药物通过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片、托瑞米芬片等。这类药物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能引起潮热、子宫内膜增厚等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子宫内膜厚度。

2、芳香化酶抑制剂

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代表药物有来曲唑片、阿那曲唑胶囊等。主要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常见副作用包括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用药期间建议补充钙剂并监测骨密度。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该类药物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性激素生成,如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戈舍瑞林植入剂等。常用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治疗,可能导致热潮红、性欲减退。治疗初期可能出现肿瘤暂时增大现象。

4、雄激素剥夺治疗

雄激素剥夺治疗通过手术或药物降低睾酮水平抑制前列腺癌进展,常用药物包括比卡鲁胺片、恩杂鲁胺胶囊等。可能引发贫血、疲劳和代谢异常。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和心血管健康状态。

5、靶向激素受体药物

新型靶向药物如氟维司群注射液可降解雌激素受体蛋白,用于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和胃肠道反应。该疗法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规范实施。

接受内分泌治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规律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避免摄入可能影响激素水平的食物如大豆制品。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激素水平与影像学检查,出现严重骨关节疼痛或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长期治疗者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和心血管系统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内分泌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