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囊瘤的医学解释
发布于 2025/07/01 11:22
发布于 2025/07/01 11:22
脂囊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医学上称为皮脂腺囊肿,主要由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皮脂积聚形成囊性结构。
脂囊瘤通常表现为皮肤下圆形或椭圆形的柔软肿块,表面光滑且边界清晰,直径多在数毫米至数厘米之间。肿块可单发或多发,常见于头面部、颈部、躯干等皮脂腺分布密集区域。触诊时可能感受到囊内豆渣样皮脂物质,一般无疼痛感,但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热痛。发病机制与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有关,导致皮脂无法正常排出而形成潴留性囊肿。部分病例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也可能与外伤、局部刺激等因素相关。
脂囊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必要时可通过皮肤超声或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典型病理表现为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囊内充满分层状角化物质。需注意与表皮样囊肿、脂肪瘤等皮下肿物进行鉴别。对于无症状的小型脂囊瘤,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应避免反复挤压刺激。若囊肿持续增大、影响外观或反复感染,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日常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堵塞毛孔的化妆品。饮食方面建议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
上一篇 : 膀胱癌尿血吃什么中药
下一篇 : 皮内瘤变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