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10毫升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02 06:33

脑出血10毫升可通过卧床静养、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动脉瘤破裂和头部外伤等原因引起。

1、卧床静养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可能引起血压波动的行为。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密切监测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护理时注意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2、控制血压

将血压维持在160/90毫米汞柱以下较为安全。可遵医嘱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或尼卡地平注射液等静脉降压药物。血压骤降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降压过程需平稳缓慢。同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脑水肿的硝普钠等药物。血压监测频率不应低于每小时1次。

3、降低颅内压

20%甘露醇注射液125毫升快速静脉滴注,每6-8小时重复给药。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缓慢静滴可维持渗透性脱水效果。必要时可联合使用呋塞米注射液20-40毫克静脉推注。使用脱水剂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维持尿量在每小时30毫升以上。

4、营养支持

发病24-48小时内开始肠内营养,首选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吞咽障碍者采用鼻胃管喂养,每日热量维持在25-30千卡/公斤体重。注意补充维生素B1预防Wernicke脑病。血清白蛋白低于30克/升时可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

5、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2周后逐步进行坐位平衡、站立训练等作业治疗。语言障碍者需早期介入言语康复训练。康复过程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训练强度以不引起血压显著升高为宜。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需长期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可遵医嘱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饮食宜低盐低脂,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戒烟限酒。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如有头痛加重、意识模糊等异常应及时就诊。康复训练需持续6-12个月,配合针灸、高压氧等辅助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神经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