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疫苗是预防什么病
发布于 2025/07/29 09:24
发布于 2025/07/29 09:24
流脑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典型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食、嗜睡、囟门隆起等非特异性症状。流脑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脑的病原体,根据荚膜多糖抗原不同分为13个血清群,其中A、B、C、W135和Y群是主要致病群。该菌通过鼻咽部黏膜侵入血流,突破血脑屏障后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接种流脑疫苗后产生的抗体能中和细菌毒素,阻止细菌黏附侵袭。目前我国使用的多糖疫苗可覆盖A、C、W135和Y群,蛋白结合疫苗还可预防B群感染。
流脑属于化脓性脑膜炎的典型类型,其特征是蛛网膜下腔积聚脓性渗出物。临床检查可见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浑浊呈米汤样,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并发脑积水、听力损伤、智力障碍等后遗症。疫苗接种能显著降低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率,特别是2岁以下婴幼儿等高危人群。
暴发型流脑是疾病最严重的临床类型,表现为华弗综合征,发病后数小时内即可出现广泛皮肤瘀斑、循环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超过50%,幸存者常遗留肢体坏死、耳聋等永久性损害。接种流脑疫苗能预防暴发型病例的发生,尤其是W135群疫苗对抑制暴发流行具有关键作用。
脑膜炎奈瑟菌入血后可引起菌血症,细菌释放的内毒素会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除脑膜刺激征外,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心肌炎等迁徙性感染症状。疫苗诱导的杀菌抗体能清除血液循环中的细菌,阻断疾病进展。对于脾功能不全、补体缺陷等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尤为重要。
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将A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程序。建议适龄儿童按时完成基础免疫,流行区居民和高危人群可加强接种。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头痛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反应,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
上一篇 :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正常吗
下一篇 : 孩子头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