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疖肿及其诱发因素
发布于 2025/07/27 14:16
发布于 2025/07/27 14:16
疖肿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诱发因素主要有皮肤损伤、免疫力低下、长期接触刺激物、糖尿病控制不佳、不良卫生习惯等。
皮肤出现微小破损或擦伤时,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侵入毛囊引发感染。常见于剃须、抓挠、衣物摩擦等行为导致的皮肤屏障破坏。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发展为脓性结节。日常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继发感染,严重时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治疗。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等情况会削弱免疫功能,增加细菌感染概率。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多发性疖肿,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通过营养支持提升免疫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洛胶囊或阿奇霉素片等系统性抗生素。
长期接触机油、粉尘等化学物质会破坏皮肤保护层,增加细菌定植风险。多见于机械维修、建筑工人等职业暴露人群。临床可见局部硬结伴渗出,需佩戴防护用具减少刺激,已感染者可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配合红外线理疗。
血糖过高会损害白细胞功能并影响微循环,导致皮肤易感染且愈合延迟。糖尿病患者疖肿常伴周围组织蜂窝织炎,需严格控糖并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合并全身症状时需联用左氧氟沙星片。
汗液滞留、不及时清洁皮肤会导致细菌繁殖,尤其好发于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初期为红色丘疹,逐渐形成黄色脓头。建议每日用抗菌沐浴露清洗,已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术后涂抹硝酸咪康唑乳膏预防真菌感染。
预防疖肿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挤压已有皮损,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出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肿块、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时需及时就医。日常可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增强皮肤抵抗力,衣物选择透气棉质材料,高温作业者需及时清洁汗液并更换衣物。
上一篇 : 鼻子里老是有血痂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喉咙长了个肉疙瘩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