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常规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7/26 06:12
发布于 2025/07/26 06:12
血常规和尿常规是临床常用的两种基础医学检查项目,分别用于评估血液和尿液中的各项生理指标。
血常规是通过采集静脉血或指尖血,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的数量、形态及比例。红细胞相关指标如血红蛋白浓度可反映贫血或脱水情况,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有助于鉴别贫血类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能提示感染、炎症或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血小板计数异常可提示出血倾向或血栓风险。血常规检查快速简便,是筛查贫血、感染、白血病等疾病的初筛手段。
尿常规通过分析尿液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有形成分评估泌尿系统及代谢状况。尿比重反映肾脏浓缩功能,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尿糖检测有助于糖尿病筛查,尿酮体异常可见于糖尿病酮症或饥饿状态。尿潜血阳性需警惕泌尿系结石、感染或肿瘤。显微镜检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白细胞增多常见于尿路感染,红细胞增多可能与肾炎、结石有关。尿常规对肾脏疾病、代谢性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血尿常规常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效率。例如血常规显示贫血伴尿潜血阳性时,需排查慢性肾脏病或泌尿系肿瘤。发热患者血白细胞升高合并尿白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两种检查相互补充,能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血常规通常需要空腹采血以避免饮食影响,但急诊情况下可随时检测。尿常规建议留取晨起中段尿,女性应避开月经期。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食用色素含量高的食物,防止出现假阳性结果。特殊药物如维生素C可能干扰检测结果,需提前告知
血尿常规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单项指标轻微异常可能无临床意义,但多项异常或显著偏离正常值需进一步检查。例如持续血尿需进行泌尿系超声或CT检查,贫血患者可能需要骨髓穿刺明确病因。检验结果应由专业医生分析,避免自行过度解读。
定期进行血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健康隐患。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年检查一次,慢性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应根据医嘱增加检查频率。检查前后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避免人为干扰检测结果。若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切勿仅凭检验单自行用药。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和充足饮水,有助于维持血液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态。
上一篇 : 尿常规酮体1+怎么办
下一篇 : 男宝尿道口红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