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23 13:49

电解质紊乱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溶液、药物治疗、静脉补液、透析治疗等方式改善。电解质紊乱通常由呕吐腹泻、大量出汗、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轻度电解质紊乱可通过增加富含钾钠的食物改善。钾缺乏时可食用香蕉、菠菜、紫菜,钠缺乏时可选择低盐酱油、海带、奶酪。镁缺乏建议补充坚果、全谷物,钙缺乏需增加乳制品、豆制品摄入。合并酸碱失衡时需限制酸性食物如肉类,增加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

2、补充电解质溶液

口服补液盐Ⅲ能纠正轻中度脱水,每包含钠钾氯等电解质。运动后电解质流失可饮用含钠钾的运动饮料,腹泻患者推荐使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配制时需严格按说明书比例兑水,避免浓度过高刺激胃肠。儿童应选用专用口服补液溶液,分次少量饮用。

3、药物治疗

严重低钾血症需服用氯化钾缓释片,低钠血症可使用氯化钠片。枸橼酸钾颗粒适用于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低钾,门冬氨酸钾镁片能同时补充钾镁离子。使用利尿剂导致的电解质紊乱需配合螺内酯片。所有药物均需监测血电解质水平调整剂量。

4、静脉补液

重度脱水或无法口服时需静脉输注电解质溶液。低钾血症常用氯化钾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缓慢静滴,高钾血症需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拮抗。代谢性酸中毒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钙镁缺乏可直接静脉补充相应制剂。输液速度需根据心电图和实验室指标实时调整。

5、透析治疗

肾衰竭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急性高钾血症伴心电图异常时需紧急透析,慢性肾病顽固性电解质失衡需规律透析。透析液电解质浓度需个体化配置,治疗中需监测血压和神经系统症状。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者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高温环境或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长期服用利尿剂或泻药者应定期检测血电解质,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高渗性脱水。出现肌肉痉挛、心悸、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肾功能不全患者需严格限制高钾食物摄入,控制每日蛋白质和盐分摄取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内分泌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