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布于 2025/07/21 07:47
发布于 2025/07/21 07:47
糖尿病足患者需注意血糖控制、足部清洁、避免外伤、选择合适鞋袜、定期检查足部。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有关。
严格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血糖波动可能加速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足部微循环障碍。建议每日记录血糖值,避免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
每日用37℃以下温水清洗足部,轻柔擦干尤其趾缝间。可使用pH5.5弱酸性洗剂避免破坏皮肤屏障。清洗后观察有无皲裂、水疱或红肿,发现异常需立即处理。禁止长时间泡脚或使用电热毯等高温物品。
修剪趾甲应平直勿过短,使用钝头锉刀修整边缘。室内外均需穿着包趾鞋,禁止赤脚行走。新鞋初次穿着不超过2小时,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感觉减退者需由他人协助测试水温,防止烫伤。
穿着透气棉袜并每日更换,袜口不宜过紧。选择足弓支撑良好、前掌宽大的矫形鞋,避免高跟鞋或尖头鞋。糖尿病患者专用鞋应具备减压缓冲设计,可配合定制鞋垫分散足底压力。
每周用镜子检查足底、足跟等盲区,关注皮肤颜色、温度及感觉变化。建议每3个月到内分泌科或足病门诊进行专业评估,必要时行下肢血管超声或神经电生理检查。出现胼胝、鸡眼须由专业人员处理。
糖尿病足护理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除上述措施外,应戒烟限酒以改善微循环,每日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回流。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适量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帮助伤口愈合。外出携带急救卡注明糖尿病史,天气寒冷时注意足部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袋。家属应协助患者完成日常足部检查,发现伤口渗液、恶臭或发黑等坏疽征兆须立即就医。
上一篇 : 为什么运动过后会腰疼不止
下一篇 : 运动完腰疼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