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病理检测看什么指标
发布于 2025/07/17 15:30
发布于 2025/07/17 15:30
肺癌病理检测主要观察组织学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标志物及分子病理学指标。病理检测是确诊肺癌类型和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
通过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明确小细胞肺癌或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进一步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亚型,不同类型对治疗反应差异显著。典型腺癌可见腺泡或乳头状结构,鳞癌则出现角化珠或细胞间桥特征。
根据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相似性分为高、中、低分化三级。高分化肿瘤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肺组织,低分化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且增殖活跃。分化程度越低提示恶性程度越高,低分化癌更容易发生转移且预后较差。
检测手术切除淋巴结中是否存在癌细胞浸润,通常采用HE染色结合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N分期依据受累淋巴结位置和数量确定,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为N1期,纵隔淋巴结转移则属于N2期。淋巴结转移数量越多提示疾病进展风险越高。
常用TTF-1鉴别肺腺癌与鳞癌,NapsinA对肺腺癌特异性较高,P40/P63则是鳞癌特征性标志物。PD-L1检测可预测免疫治疗效果,阳性标准通常为肿瘤比例评分超过1%。神经内分泌肿瘤需检测CD56、Syn、CgA等标志物。
通过基因检测明确EGFR、ALK、ROS1、RET等驱动基因突变状态。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适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ALK融合阳性推荐克唑替尼。KRAS突变提示对EGFR-TKI类药物耐药,MET扩增与奥希替尼耐药相关。
肺癌患者确诊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情变化。治疗期间出现咯血或胸痛加重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靶向药物者需定期检查肝功能与心肌酶谱。
上一篇 : 生活中哪些习惯容易患肿瘤
下一篇 : 只有癌症做病理检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