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引起尿道炎
发布于 2025/07/10 10:36
发布于 2025/07/10 10:36
尿道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尿道损伤、化学刺激、邻近器官炎症、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或发热。
细菌感染是尿道炎最常见的原因,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可通过尿道口逆行感染,也可能由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细菌性尿道炎通常表现为排尿灼热感、尿道分泌物增多。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尿道损伤可能由导尿、尿道镜检查、性行为等机械刺激导致。损伤后尿道黏膜屏障破坏,易继发感染。这类尿道炎常伴有排尿疼痛、尿道出血。治疗需消除损伤因素,必要时使用环丙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预防感染。恢复期间应多饮水,减少尿道刺激。
接触洗剂、避孕套润滑剂、沐浴露等化学物质可能刺激尿道黏膜。化学性尿道炎症状较轻,多为排尿不适感。治疗需立即停止接触刺激物,用温水冲洗外阴。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或服用三金片等中成药。
前列腺炎、阴道炎、膀胱炎等邻近器官炎症可能蔓延至尿道。这类继发性尿道炎除尿路症状外,还伴有原发病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细菌性前列腺炎可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配合抗生素。日常需避免久坐,注意保暖。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过度疲劳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尿道防御功能减弱。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尿道炎,症状可能不典型。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增强免疫力,可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维生素。
预防尿道炎需每日清洗外阴并保持干燥,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性行为前后注意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卫生产品。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助冲洗尿道。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可适量食用蔓越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长时间骑行等压迫尿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