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足口病怎么治疗好得快
发布于 2025/07/10 07:16
发布于 2025/07/10 07:16
宝宝手足口病可通过一般治疗、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药物治疗、物理降温等方式治疗好得快。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患病期间需居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汤等。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促进代谢。注意让患儿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手足部皮疹未破溃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止痒。疱疹破溃后可局部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给患儿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疹。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保持干燥。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疹。
口腔疱疹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症状。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或康复新液漱口。避免进食过热、过酸或刺激性食物。可少量多次饮用凉开水或淡盐水,保持口腔湿润。严重拒食患儿可考虑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涂抹溃疡面。
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重症病例需住院接受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利巴韦林气雾剂可用于呼吸道症状明显者。干扰素α2b喷雾剂有助于抑制病毒复制。
低热时可使用温水擦浴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保持环境温度在24-26℃之间。监测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退热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观察有无脱水表现。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进食情况。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呕吐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仍要注意隔离,患儿用品需单独清洗消毒。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可考虑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