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发布于 2025/07/09 06:12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自然消退。

1、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有限,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蓄积。胎儿期红细胞寿命较短,出生后大量红细胞破坏,产生较多胆红素。新生儿肠道菌群未建立,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

2、临床表现

黄疸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向下蔓延至躯干和四肢。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通常在85-205μmol/L之间,每日上升幅度小于85μmol/L。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呕吐、嗜睡等异常表现。

3、诊断标准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不超过220.6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黄疸出现时间符合生理性规律,临床表现符合生理性特征。需排除病理性黄疸,如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等。

4、观察护理

保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母乳喂养每日8-12次,配方奶喂养按需喂养。注意观察黄疸变化情况,记录黄疸出现时间、范围和程度。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伤。

5、消退过程

足月儿黄疸多在7-10天消退,早产儿可能延长至2-4周。消退顺序与出现顺序相反,最后消退的是面部。消退期间黄疸程度逐渐减轻,不会反复加重。如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情况,注意对比前一天变化。保持室内光线充足但避免阳光直射。按医嘱定期随访,监测胆红素水平。如发现黄疸出现时间过早、程度过重、进展过快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坚持科学喂养,避免使用偏方或自行用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小儿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