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热水烫伤怎么处理

发布于 2025/07/07 15:23

小孩热水烫伤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保护创面、药物止痛、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烫伤通常由接触高温液体、皮肤屏障脆弱、应急处理不当、继发细菌感染、瘢痕增生等因素引起。

1、冷水冲洗

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20分钟,水温建议保持在15-25摄氏度。冷水冲洗能快速降低皮肤温度,减少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持续损伤。家长需注意避免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接触创面,防止冻伤。若烫伤面积超过患儿手掌大小或出现水疱,冲洗后需尽快就医。

2、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创面。家长操作前需洗净双手,使用无菌棉签沿创面边缘向中心消毒,避免撕脱表皮。浅二度烫伤可局部涂抹湿润烧伤膏,深二度以上烫伤禁止自行涂药。消毒时若发现创面发黑、皮革样改变或患儿哭闹剧烈,提示可能为三度烫伤,须立即送医。

3、保护创面

清洁后覆盖无菌纱布或医用硅胶敷料,避免使用棉花等易粘连材料。小面积水疱应保持完整,大水疱需由医生处理。家长需每日观察敷料渗出情况,更换时动作轻柔。四肢烫伤可适当抬高患肢,面部烫伤避免压迫,会阴部烫伤需暴露护理。

4、药物止痛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禁止涂抹牙膏、酱油等异物加重损伤。家长需按说明书控制给药间隔,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嗜睡、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疼痛伴随休克症状需急诊静脉补液治疗。

5、预防感染

浅二度烫伤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深二度以上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发现创面红肿、流脓或患儿发热应及时复诊。恢复期避免抓挠创面,瘢痕体质患儿可后期使用硅酮凝胶预防增生。

烫伤后24小时内避免涂抹油性药膏,保持创面干燥清洁。恢复期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促进组织修复。日常需将热水瓶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兑热水。若烫伤涉及眼周、关节等特殊部位,或面积超过体表5%,需立即送往烧伤专科处理。家长应学习急救知识,家中常备无菌敷料和烧伤应急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皮肤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