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毛囊炎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19 13:29
发布于 2025/07/19 13:29
真菌性毛囊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毛囊周围红肿、脓疱、瘙痒及脱屑,严重时可伴随疼痛或瘢痕形成。该病主要由皮肤癣菌或马拉色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头皮、胡须区、胸背部等毛囊密集部位。
早期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毛囊口周围出现红色丘疹,直径约2-5毫米,边界清晰。可能与局部多汗、清洁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无全身症状。患者可每日用温水清洁患处,避免搔抓,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或酮康唑洗剂。
丘疹进展为黄白色脓疱,顶端可见毛囊开口,挤压可有少量脓液渗出。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继发感染导致,可能伴随灼热感。需保持皮肤干燥,避免使用油性护肤品,可遵医嘱外用盐酸特比萘芬喷雾或硝酸咪康唑软膏。
患处持续瘙痒夜间加重,搔抓后易出现表皮剥脱。马拉色菌感染常见此症状,与皮脂分泌旺盛相关。建议穿着透气衣物,减少辛辣饮食,必要时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缓解症状。
愈后遗留环形鳞屑斑片,边缘略隆起,中心色素沉着。皮肤癣菌感染典型表现,可能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恢复期可涂抹尿素维E乳膏软化角质,避免暴晒。
少数免疫力低下者出现深部炎性结节,直径超1厘米,压痛明显。可能发展为脓肿需切开引流。此类患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氟康唑片,并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具。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若症状持续1周无改善、红肿扩散或伴发热,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真菌镜检可明确病原体类型。治疗期间暂停使用激素类药膏,防止感染加重。
上一篇 : 小儿结节性红斑病怎么治疗
下一篇 : 6个月宝宝湿疹反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