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感染上艾滋病后有哪些典型症状

发布于 2025/07/21 14:23

孕妇感染艾滋病后可能出现持续发热、反复腹泻、体重快速下降、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口腔真菌感染等典型症状。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后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1、持续发热

孕妇感染艾滋病后可能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低热或高热,体温多在37.5-39摄氏度之间波动。这种发热通常与HIV病毒血症或继发感染有关,常规退热治疗效果不佳。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夜间盗汗、乏力等,需通过HIV抗体检测和病毒载量测定确诊。

2、反复腹泻

超过1个月的慢性腹泻是艾滋病常见症状,每日排便3-5次甚至更多,粪便多呈水样或稀糊状。这可能与HIV直接损伤肠黏膜或合并隐孢子虫、巨细胞病毒等机会性感染有关。严重腹泻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影响胎儿营养吸收。

3、体重快速下降

孕妇在未刻意节食情况下,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可能表现为进行性消瘦。这与HIV引起的代谢紊乱、营养吸收障碍及继发感染消耗有关。孕期体重异常下降会影响胎儿发育,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4、全身淋巴结肿大

多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直径多超过1厘米,质地较硬但无压痛,持续3个月以上。这是HIV感染后免疫系统持续激活的表现,需与妊娠期生理性淋巴结肿大鉴别。

5、反复口腔真菌感染

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伪膜或红斑,伴灼痛感,可能反复发作口腔念珠菌病。这是HIV破坏免疫功能后常见的早期表现,严重时可蔓延至食管。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真菌感染风险,需局部使用制霉菌素含漱液等抗真菌药物。

孕妇确诊HIV感染后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首选包含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多替拉韦的组合方案。整个孕期需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分娩时应选择剖宫产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新生儿出生后需在6-12小时内开始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禁止母乳喂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生冷食物,保持个人卫生,按时产检并配合医生进行母婴阻断管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皮肤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