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23 10:46
发布于 2025/07/23 10:46
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可通过皮肤护理、药物干预、物理治疗、饮食调整、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鼻咽癌放疗后皮肤反应通常由放射线损伤、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皮肤屏障破坏、个体差异等因素引起。
放疗区域皮肤需避免摩擦和阳光直射,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水温不宜过高。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禁止抓挠或使用酒精类消毒剂。皮肤干燥时可涂抹医用凡士林或放疗专用保湿乳,出现脱屑时不可强行撕除。保持照射区域皮肤清洁干燥,洗澡后轻柔拍干水分。
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促进创面愈合,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继发感染,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过敏性皮炎。皮肤溃疡时可配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控制感染,疼痛明显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镇痛。所有外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冷敷可缓解急性期皮肤灼热感,每次不超过15分钟。医用三氧水局部冲洗有助于控制渗出,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能促进创面修复。严重皮炎可采用紫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渗出较多时使用红外线治疗仪保持创面干燥。物理治疗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每日保证90-120克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大豆制品等易消化蛋白。增加维生素A含量高的动物肝脏、胡萝卜,补充维生素E丰富的坚果和橄榄油。限制辛辣刺激食物,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适量饮用金银花露等清热解毒饮品。
皮肤反应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心理压力。参加病友互助小组分享护理经验,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坚持完成放疗疗程。记录皮肤变化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避免因恐惧反应擅自中断治疗。
放疗期间需每日观察皮肤变化,出现水疱破溃、渗液增多或发热等感染征兆应立即就医。治疗结束后仍需防护照射区域皮肤,严格防晒至少6个月。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配合中医调理改善体质。建立放疗皮肤反应记录卡,详细记载用药情况和护理措施,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上一篇 : 腮腺肿瘤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 打子宫癌预防针的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