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

发布于 2025/07/23 13:51

预防艾滋病需针对性阻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三大途径。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不规范医疗操作及母婴垂直传播,切断传播链是防控核心。

一、阻断性传播

正确使用乳胶避孕套可降低80%以上性传播风险。避免多性伴、非保护性肛交等高风险行为,性活跃人群建议每3-6个月进行HIV检测。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片等阻断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杜绝血液传播

严禁共用注射器、针头等器械,医疗场所须使用一次性消毒器械。纹身、穿耳等有创美容需确认器械灭菌合格。输血前必须进行HIV抗体筛查,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并评估是否需要服用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片等预防用药。

三、干预母婴传播

HIV阳性孕妇需在孕早期开始服用齐多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分娩时选择剖宫产并避免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需服用奈韦拉平混悬液,持续用药4-6周,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2%以下。

四、规范医疗操作

医疗机构须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口腔器械、内镜等需达到灭菌标准。开展手术等侵入性操作前必须进行HIV检测,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应佩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等装备。

五、加强暴露预防

公安、消防等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应配备防护装备,发生疑似暴露后1小时内启动预防用药流程。普通人群应避免直接接触他人血液伤口,意外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就医评估。

日常预防需建立安全性行为意识,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高危人群可考虑采用暴露前预防用药方案,如每日服用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片,但须经专业医生评估后使用。若发生疑似暴露,应立即前往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和阻断治疗,窗口期后需复查确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皮肤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