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藓是什么样子的
发布于 2025/07/25 05:21
发布于 2025/07/25 05:21
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白色网状条纹,常伴瘙痒。皮损可发生于皮肤、黏膜或指甲,多见于手腕、脚踝、口腔等部位。
皮肤扁平苔藓初期为针尖至绿豆大小的紫红色丘疹,边界清晰,逐渐融合成斑块。丘疹表面可见白色网状条纹,称为威克姆纹,是其特征性表现。皮损多对称分布于四肢屈侧、腰部,搔抓后可出现线状排列的新皮损。部分患者伴有剧烈瘙痒,少数可能出现水疱或溃疡。
口腔黏膜是扁平苔藓的常见受累部位,表现为颊黏膜、舌缘或牙龈的白色网状或树枝状条纹,周围黏膜充血发红。严重者可形成糜烂或溃疡,进食辛辣食物时有灼痛感。生殖器黏膜也可能受累,男性多见于龟头,女性多见于大阴唇内侧,表现为白色斑块或糜烂。
约10%患者出现指甲改变,表现为甲板变薄、纵嵴、甲面凹凸不平,严重时甲板可完全萎缩脱落。甲周皮肤可能出现紫红色斑块,甲床与甲板分离形成甲下角化过度。多个指甲同时受累时需警惕扁平苔藓可能。
肥厚性扁平苔藓表现为疣状增厚的褐色斑块,好发于小腿前侧。毛发扁平苔藓可导致毛囊性丘疹和永久性脱发。线状扁平苔藓沿肢体呈带状分布。糜烂溃疡型多见于黏膜部位,可能增加癌变风险,需定期随访。
扁平苔藓病程缓慢,多数皮损可在1-2年内自行消退,但常遗留色素沉着。黏膜损害持续时间更长,易反复发作。约20%患者会复发,精神紧张、免疫功能紊乱可能诱发加重。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角化过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及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扁平苔藓患者应避免搔抓刺激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口腔损害者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日常注意调节情绪压力,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皮损突然增多、持续溃疡或指甲严重变形,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上一篇 : 鲜红斑痣增厚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下一篇 : 分享治疗灰指甲5大有效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