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荨麻疹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什么危害
发布于 2025/07/25 06:34
发布于 2025/07/25 06:34
寒冷性荨麻疹可能引发皮肤瘙痒、风团,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等全身反应。寒冷性荨麻疹是物理性荨麻疹的一种,主要由冷刺激诱发,常见危害包括皮肤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及心理影响。
寒冷刺激后数分钟内会出现红色风团和剧烈瘙痒,多发生在面部、手部等暴露部位。风团可能融合成片,伴随灼热感或刺痛感,持续30分钟至数小时消退。反复发作可能导致皮肤抓痕、色素沉着或继发感染。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或依巴斯汀片缓解症状。
严重时可能引发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这类情况与组胺大量释放导致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喘息、胸闷等类似哮喘发作的表现,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急救,并监测血氧饱和度。
全身性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心率增快等过敏性休克表现。患者会出现头晕、冷汗、意识模糊等症状,与血管扩张和血浆外渗有关。这种情况需要平卧并抬高下肢,紧急使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联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推注。
部分患者接触冷饮或冷食后出现腹痛、腹泻或呕吐,与消化道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症状通常在接触冷刺激后1小时内出现,可能误诊为食物中毒。建议避免食用低温食物,发作时可使用蒙脱石散或消旋山莨菪碱片对症处理。
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引发焦虑、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患者因担心突发症状而回避户外活动。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学校适应障碍,成人则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心理疏导联合抗组胺药物预防性治疗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必要时可使用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
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需全年注意保暖,避免突然接触冷空气、冷水或冷物体。冬季外出应穿戴手套、围巾等防护用品,夏季避免直接进入空调房或饮用冰镇饮料。建议随身携带抗组胺药物如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记录发作诱因和症状特点,定期复查血清IgE水平和冷球蛋白检测。急性发作期可冷敷患处减轻瘙痒,但禁止热敷或搔抓皮肤。合并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或甲状腺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
上一篇 : 得了带状疱疹后可以洗澡吗
下一篇 : 粟丘疹食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