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和脑供血不足按摩什么穴位
发布于 2025/07/29 10:50
发布于 2025/07/29 10:50
脑梗死和脑供血不足患者可按摩百会穴、风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等穴位辅助改善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正规治疗进行。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按摩该穴位有助于提升阳气、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对头晕、头痛等症状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可用指腹轻柔按压1-2分钟,避免用力过度。需注意急性脑梗死发作期禁止自行按摩。
位于枕骨下方两侧凹陷处。刺激风池穴可疏通颈部气血,缓解因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按摩时用拇指与食指同时按压两侧穴位,配合缓慢颈部活动。颈椎病患者操作前应咨询中医师。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偏食指侧。此穴位具有通经活络作用,可能帮助改善肢体麻木等脑血管病后遗症。孕妇及血压异常者慎用,按摩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作为保健要穴,适度按压可调节气血运行,对长期卧床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或有辅助效果。建议配合艾灸增强作用,皮肤破损时禁用。
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按摩该穴位有助于平肝熄风,对高血压相关脑供血不足可能产生调节作用。操作时沿足背向趾尖方向推按,每日1-2次为宜。
穴位按摩仅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脑梗死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转头。若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加重等表现,须立即就医。
上一篇 : 大脑供血不足用什么方法治疗
下一篇 : 脑脓肿和脑水肿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