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头刺痛如何治疗
发布于 2025/07/29 16:32
发布于 2025/07/29 16:32
哺乳期乳头刺痛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保持乳头清洁干燥、使用乳头保护霜、冷敷缓解疼痛、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哺乳期乳头刺痛通常由哺乳姿势不当、乳头皲裂、乳腺导管堵塞、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哺乳姿势不当可能导致乳头受力不均,引发乳头刺痛。正确的哺乳姿势应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仅含乳头。哺乳时可尝试摇篮式、侧卧式等姿势,确保婴儿头部与身体呈直线。哺乳结束后,用手指轻压婴儿下颌,帮助其自然松开乳头,避免强行拉扯。
哺乳后可用温水清洗乳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后轻轻拍干,保持乳头干燥。潮湿环境可能加重乳头皲裂或滋生细菌。日常可穿着透气棉质内衣,避免乳头摩擦。若使用防溢乳垫,需及时更换。
乳头保护霜可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并促进皲裂愈合。选择成分安全的羊毛脂乳头霜或纯凡士林,哺乳前无须擦拭。避免含香料或防腐剂的产品。涂抹前清洁双手,哺乳间隙可重复使用。若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
哺乳后可用冷藏后的湿毛巾或专用冷敷垫冷敷乳头,每次5-10分钟。低温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刺痛感。冷敷时避免直接接触冰块,防止冻伤。若伴随乳腺红肿热痛,可能提示乳腺炎,需及时就医。
真菌感染可使用克霉唑乳膏或咪康唑乳膏局部涂抹。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严重皲裂可短期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禁止自行使用含激素药膏。用药期间可继续哺乳,但需在哺乳后涂抹药物。
哺乳期出现乳头刺痛应避免使用酒精或碘伏消毒,以免刺激皮肤。日常可增加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皮肤修复。哺乳间隙让乳头暴露于空气中,阳光照射有助于愈合。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伴随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诊乳腺外科。哺乳前后可做轻柔乳房按摩,从乳房基部向乳头方向推按,帮助乳汁排出。
上一篇 : 哺乳期乳房针扎似的痛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 哺乳期如何保健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