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时怎样护理?

发布于 2025/07/30 12:4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时护理需通过严密监测血压、控制子痫发作风险、调整分娩体位、限制液体摄入、预防产后出血等方式进行。该病症可能由血管内皮损伤、胎盘缺血、遗传因素、营养失衡、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严密监测血压

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更佳。若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10毫米汞柱,需立即报告医生。血压骤升可能诱发子痫,表现为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护理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2、控制子痫发作

床边备好硫酸镁注射液和地西泮注射液等急救药物。硫酸镁可通过抑制神经肌肉传导预防抽搐,但需监测膝反射防止镁中毒。患者出现视觉模糊、持续性头痛等先兆症状时,应立即平卧并吸氧。子痫发作可能与脑水肿、脑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

3、调整分娩体位

采用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改善胎盘血流。避免仰卧位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第二产程时可调整为半坐位,但需持续心电监护。体位管理有助于降低胎儿窘迫发生概率,通常表现为胎心率异常、羊水粪染等症状。

4、限制液体摄入

每小时静脉输液量控制在80-100毫升,24小时总入量不超过2000毫升。过量输液可能诱发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血氧下降等症状。记录24小时尿量,若尿量少于400毫升需警惕急性肾损伤。可使用呋塞米注射液促进液体排出。

5、预防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注射液10单位,持续按摩子宫促进收缩。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止血。产后2小时内每15分钟观察宫底高度和阴道出血量。出血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等因素有关。

产后需继续监测血压72小时,每日尿蛋白定量检测。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白等,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3克。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出院后每周复查血压和尿常规,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产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