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02 13:19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对人体可造成多系统损害,主要危害包括反复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生殖系统炎症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布鲁氏菌可通过接触病畜、食用未灭菌乳制品等途径传播,早期规范治疗可降低慢性化风险。

1、反复发热

布鲁氏菌侵入人体后释放内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波状热,体温可波动在38-40℃之间,伴随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发热可持续2-3周,未经治疗者可反复发作数月。临床常用多西环素片联合利福平胶囊进行病原治疗,严重时需加用链霉素注射液。

2、关节疼痛

约50%患者会出现膝、髋等大关节游走性疼痛,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滑膜炎有关。慢性期可能发展为关节变形或强直。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慢性关节炎可考虑关节腔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3、肝脾肿大

布鲁氏菌在网状内皮系统繁殖导致肝脾充血,体检可触及肋下2-3cm肿大的肝脏伴压痛,部分患者出现黄疸。超声检查可见肝脾体积增大,需与病毒性肝炎鉴别。护肝治疗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合并肝功能异常者需限制脂肪摄入。

4、生殖系统损害

男性患者易发生睾丸炎、附睾炎,表现为阴囊红肿剧痛;女性可能出现卵巢炎、输卵管炎,增加不孕风险。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使用托起式内裤减轻阴囊下垂疼痛,可联用左氧氟沙星片增强抗菌覆盖。

5、神经系统并发症

布鲁氏菌可突破血脑屏障引发脑膜炎,表现为剧烈头痛、颈强直,脑脊液检查显示淋巴细胞增多。部分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炎,表现为肢体麻木或肌力下降。神经型布病需延长疗程至6个月以上,必要时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粉针。

预防布病需避免直接接触牛羊等易感动物流产物,食用乳制品须彻底巴氏消毒。疫区从业人员应穿戴防护装备并定期血清学筛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伴关节痛时,应及时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确诊。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慢性患者可配合中医辨证使用祛湿通络方剂调理。急性期症状消失后仍须完成至少6周抗菌疗程,防止复发和慢性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传染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