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热病的症状表现?
发布于 2025/08/03 06:19
发布于 2025/08/03 06:19
黑热病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消瘦等症状。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
黑热病患者通常会出现长期不规则发热,体温可波动在38-40摄氏度之间,发热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发热期间可能伴有畏寒、出汗等症状。这种发热与杜氏利什曼原虫在人体内繁殖并释放代谢产物有关。治疗上需使用葡萄糖酸锑钠注射液等抗利什曼原虫药物,同时配合退热治疗。
约90%的黑热病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脾脏肿大尤为明显,可超过脐水平线。这是由于寄生虫在网状内皮系统大量繁殖,导致肝脾组织增生所致。随着病情发展,脾脏质地会逐渐变硬。治疗需在抗寄生虫治疗基础上,注意保护肝功能,避免外伤导致脾破裂。
黑热病患者常出现进行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贫血主要与脾功能亢进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有关。血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治疗上需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严重贫血者可考虑输血。
患者会出现明显消瘦、体重下降,这与长期发热消耗、食欲减退、营养吸收障碍有关。部分患者可出现面部、四肢水肿,但腹部膨隆呈现"蛙腹"样特征。治疗需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可静脉补充营养。
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尤其在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明显,呈现灰黑色,故称"黑热病"。这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黑色素沉积有关。随着病情控制,色素沉着可逐渐减轻。治疗需注意防晒,避免色素沉着加重。
黑热病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避免蚊虫叮咬。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新鲜蔬菜等。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高热不退、严重贫血或脾破裂征兆时应及时就医。预防黑热病的关键是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白蛉叮咬,在流行区可使用蚊帐、驱虫剂等防护措施。
上一篇 : 和乙肝病人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下一篇 : 喉痉挛能喝水是狂犬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