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8/03 07:49

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群中的疱疹病毒科DNA病毒,可引发从无症状感染到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谱系。该病毒主要通过母婴传播、密切接触或免疫抑制状态激活感染,典型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及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

一、病原学特征

巨细胞病毒具有典型疱疹病毒的形态结构,其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能在宿主细胞内建立终身潜伏感染。病毒可感染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及白细胞,在唾液腺、肾脏等组织中持续存在,免疫低下时重新激活复制。

二、传播途径

母婴垂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产道感染和哺乳感染三种形式。水平传播通过接触尿液、唾液等体液实现,性接触和输血/器官移植也是重要传播方式。病毒在宿主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对冷冻干燥耐受性较强。

三、易感人群

先天免疫缺陷患儿、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受者及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孕妇原发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感染率可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常引发间质性病变。

四、临床表现

免疫功能正常者多呈无症状感染,部分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免疫抑制患者可出现视网膜炎、肺炎、肠炎或脑炎。先天性感染患儿可能有小头畸形、感音神经性耳聋及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五、诊断治疗

实验室诊断依赖PCR检测病毒DNA、pp65抗原血症试验或血清学检查。治疗首选更昔洛韦注射液,替代方案包括缬更昔洛韦片、膦甲酸钠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严重病例需联合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

日常预防应注重手卫生及个人防护,孕妇需避免接触幼儿分泌物。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病毒载量监测。目前尚无上市疫苗,但多种亚单位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出现持续发热或视力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病毒药物导致耐药性产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传染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