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会引起哪些危害

发布于 2025/08/03 09:25

蛲虫病可能引起肛周瘙痒、睡眠障碍、继发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等危害。蛲虫感染多见于儿童,成虫在肛周产卵可导致局部刺激,严重时可能引发尿道炎、阴道炎等并发症。

1、肛周瘙痒

蛲虫成虫夜间在肛周产卵时会分泌刺激性物质,导致剧烈瘙痒。患者可能因反复搔抓出现皮肤破损、红肿或湿疹样改变。家长需注意儿童夜间抓挠行为,及时清洁肛周并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遵医嘱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或口服阿苯达唑片驱虫。

2、睡眠障碍

夜间瘙痒可能干扰患者睡眠质量,儿童表现为频繁夜醒、哭闹或白天嗜睡。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家长可通过剪短患儿指甲、穿连体睡衣减少抓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缓解过敏反应。

3、继发感染

搔抓可能导致细菌经皮肤破损处侵入,引发肛周脓肿或毛囊炎。女性患者可能因蛲虫移行至会阴部诱发尿道感染或阴道炎,表现为排尿疼痛、分泌物增多。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配合高锰酸钾坐浴消毒。

4、胃肠功能紊乱

肠道内大量蛲虫寄生可能引起腹痛、腹泻或食欲减退,虫体代谢产物可能导致过敏性肠炎。患儿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粪便中可见白色线状虫体。建议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并口服甲苯咪唑咀嚼片驱虫。

5、营养不良

长期感染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尤其对维生素B12和铁的吸收干扰明显,严重时导致贫血或生长发育迟缓。需加强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瘦肉,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驱虫治疗后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预防蛲虫病需注重个人卫生,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床单内衣需用60℃以上热水烫洗。家庭成员应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幼儿园等集体机构需定期开展消杀。若发现儿童反复抓挠肛周或夜间磨牙,建议采集透明胶带肛周粘取样本送检,确诊后规范用药可有效阻断传播链。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传染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