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打疫苗后,胳膊上会留下一个疤痕?
发布于 2025/08/03 13:03
发布于 2025/08/03 13:03
小时候接种疫苗后胳膊上留下的疤痕通常是卡介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结痂并遗留疤痕,属于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过程。
卡介苗含有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接种后会在皮肤真皮层引发可控的免疫反应。疫苗中的活菌成分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注射部位形成直径5-10毫米的局部炎症反应,这是免疫系统建立记忆的正常表现。
采用皮内注射法接种时,针头以10-15度角刺入皮肤浅层,使疫苗准确注入真皮层。这种注射方式会形成微小创伤,加上疫苗的免疫刺激作用,更容易导致局部组织纤维化修复后形成永久性小疤痕。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程度不同,对卡介苗的反应存在差异。部分儿童可能出现较强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接种部位明显红肿、脓疱形成,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过度增生,最终形成较明显的凹陷性疤痕。
接种后2-4周会出现红色小硬结,逐渐软化形成白色脓疱,6-12周后脓液吸收结痂脱落。此过程中真皮层成纤维细胞活化产生胶原蛋白,当修复过程超过正常水平时,就会形成质地较硬的增生性疤痕或凹陷性疤痕。
接种后无须特殊处理脓疱,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避免抓挠、贴敷料或涂抹药膏,更不要挤压排脓。若出现直径超过30毫米的严重溃疡或腋下淋巴结肿大,需及时就医排查异常反应。
疫苗疤痕是安全有效的免疫印记,证明机体已产生结核菌免疫记忆。日常应注意观察疤痕变化,若出现异常增生、瘙痒或颜色改变,可到皮肤科就诊评估。接种其他疫苗时建议更换注射部位,避免重复刺激同一区域皮肤。保持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有助于儿童免疫系统健康发展。
上一篇 : 为什么蝙蝠身上有那么多病毒
下一篇 : 喂奶吃了蒲公英可以打疫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