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通过什么传染吗
发布于 2025/08/05 10:17
发布于 2025/08/05 10:17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粪口传播等途径传染。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多发于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唾液、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健康人群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玩具、餐具等物品后,若未及时清洁便触摸口鼻或眼睛,可能导致病毒侵入。患者使用过的毛巾、牙刷等个人用品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家长需注意儿童手部卫生,避免与患者共用物品。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颗粒,在密闭空间内可通过空气传播给周围人群。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发病期间应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近距离交谈。
病毒可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造成传播。婴幼儿更换尿布后未彻底洗手、处理呕吐物后未消毒等情况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家长需做好排泄物处理,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被污染环境。
孕妇感染肠道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重症感染。妊娠期出现发热、咽痛症状应及时就医,分娩前后需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接触病毒后更易发病,且症状较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先天免疫缺陷疾病的儿童需特别注意防护。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帮助维持免疫功能。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并正确使用七步洗手法,尤其在饭前便后及接触公共物品后。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儿童玩具、餐具应定期煮沸消毒。患者需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居家期间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加重咽痛。出现持续高热、拒食、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上一篇 : 疱疹性咽炎怎么引起的
下一篇 : 新生儿黄疸症状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