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输血后肝炎的病毒
发布于 2025/08/06 06:56
发布于 2025/08/06 06:56
输血后肝炎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等病毒引起,少数情况下可能与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感染有关。输血后肝炎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是输血后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丙型肝炎病毒同样通过血液传播,感染后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需要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才能复制,常与乙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能引起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预防输血后肝炎需要严格筛查献血者,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处理。受血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不适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上一篇 : 吗丁啉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下一篇 : 胰腺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