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角度腰痛的病因

发布于 2025/08/09 06:27

中医认为腰痛主要与肾虚、寒湿侵袭、湿热阻滞、气滞血瘀、外伤劳损等因素有关。腰痛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痹证范畴,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跌扑损伤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1、肾虚

肾虚腰痛多见于中老年人或久病体弱者,因肾精亏虚不能濡养腰府所致。肾阳虚者常见腰部冷痛、遇寒加重,伴有畏寒肢冷;肾阴虚者多见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治疗需辨证选用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补肾益精方剂,配合艾灸命门、肾俞等穴位。

2、寒湿侵袭

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可致寒湿之邪侵袭腰部经络,表现为腰部重着冷痛、转侧不利,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迟。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祛风散寒除湿,配合拔罐、雷火灸等外治法驱散寒邪。日常需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空调直吹。

3、湿热阻滞

长期嗜食肥甘厚味或感受暑湿可形成湿热腰痛,症见腰部灼热胀痛、活动受限,伴有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清热利湿,常用四妙丸合宣痹汤加减,可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患者需节制辛辣油腻饮食,适当饮用薏苡仁赤小豆粥。

4、气滞血瘀

跌扑闪挫或久坐少动易致腰部气机郁滞、瘀血内停,表现为刺痛拒按、痛处固定,夜间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常用身痛逐瘀汤活血化瘀,配合针灸委中、阿是穴行气止痛。急性期可外敷三七粉调黄酒,慢性者建议练习八段锦疏通经络。

5、外伤劳损

腰部急性扭伤或长期姿势不良会造成经筋损伤,常见局部肿胀压痛、活动障碍。初期宜外敷七厘散活血消肿,后期用壮筋养血汤调理。推拿手法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粗暴按摩。日常应纠正不良坐姿,睡眠选择硬板床减轻腰椎压力。

腰痛患者需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变换体位并做腰部伸展运动。饮食宜温补肝肾,如黑豆核桃粥、杜仲猪腰汤等。急性疼痛期应卧床休息,慢性者可尝试五禽戏、太极拳等柔缓运动。若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提示可能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须及时进行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中医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