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遗症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13 13:35

脊髓损伤后遗症的症状主要有感觉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肉痉挛、疼痛等。脊髓损伤后遗症是指脊髓受到损伤后,患者出现的长期或永久性功能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损伤部位和程度有关。

1、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可能出现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感觉异常,严重时甚至完全丧失感觉。感觉障碍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感知外界刺激,增加压疮、烫伤等风险。感觉障碍通常与脊髓后索或脊髓丘脑束受损有关,可通过感觉训练和康复治疗改善部分功能。

2、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肌肉无力或瘫痪,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活动受限甚至完全丧失运动能力。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可表现为截瘫或四肢瘫。运动功能障碍与皮质脊髓束受损有关,常伴随肌张力异常。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功能性电刺激等,有助于恢复部分运动功能。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尿障碍、排便障碍、血压调节异常等。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尿失禁、便秘或大便失禁,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脊髓中的自主神经传导通路受损有关,可通过间歇导尿、药物调节等方法管理。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要长期护理。

4、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肌肉不自主收缩,可能导致关节挛缩和疼痛。痉挛与脊髓失去高级中枢控制有关,常见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口服巴氯芬片、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等。适度痉挛可能有助于维持肌肉体积和血液循环,但严重痉挛需要干预。

5、疼痛

疼痛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后遗症,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伤害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烧灼感、刺痛等异常感觉,与脊髓和神经根损伤有关。伤害性疼痛多由肌肉骨骼系统异常引起。治疗可采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配合物理治疗和心理干预。

脊髓损伤后遗症患者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防止压疮发生。适当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运动功能和预防肌肉萎缩。饮食上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维持合理体重。定期复查评估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心理支持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样重要,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和关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骨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