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都有黄疸吗
发布于 2025/08/18 07:00
发布于 2025/08/18 07:00
新生儿通常会出现黄疸,属于常见生理现象。新生儿黄疸主要有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等类型,多数可自行消退,少数需医疗干预。
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相关,肝脏功能未完善导致胆红素蓄积。表现为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一般无须治疗,增加喂养频次有助于胆红素排泄。若胆红素水平超过安全阈值,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中某些成分抑制胆红素代谢有关,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早发型与喂养不足相关,迟发型可持续2-3个月。暂停母乳喂养3天后黄疸明显减轻可确诊,通常不影响健康,无须停止母乳喂养。病理性黄疸需警惕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等病因,出生24小时内出现、进展迅速或伴有灰白色大便时,应立即就医排查。
日常护理需保证每日8-12次母乳喂养促进排便,避免脱水加重黄疸。选择自然光线充足处观察皮肤黄染程度,按压额头或鼻尖后观察是否泛黄。避免使用茵栀黄等中成药,禁止自行晒太阳治疗。若黄疸蔓延至手足心、婴儿出现嗜睡或拒奶,需紧急医疗干预。出院后按医嘱复查胆红素水平,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延长监测时间。
上一篇 : 新生儿嘴唇发白起皮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 : 如何判断宝宝生长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