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的特点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18 08:41
发布于 2025/08/18 08:41
肾性水肿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常见于眼睑和下肢,多伴随尿量减少、蛋白尿等症状。肾性水肿通常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或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引起。
肾性水肿多呈双侧对称分布,常见于眼睑、颜面及下肢等低垂部位。由于肾脏排水排钠功能障碍,体液在组织间隙均匀积聚,按压后可出现明显凹陷,且恢复缓慢。此类水肿晨起时眼睑浮肿明显,活动后下肢加重。
手指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持续数秒的凹陷,与淋巴性水肿的非凹陷性特点不同。这与肾性水肿中大量血浆蛋白随尿液流失,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有关。
多数肾性水肿患者存在中重度蛋白尿,尿中泡沫增多且久置不散。长期蛋白丢失可引发低蛋白血症,进一步加重水肿程度。常见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尿量常明显减少甚至无尿。水钠排泄障碍导致体液潴留,同时伴随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等早期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体腔积液,甚至引发呼吸困难。长期水肿可能伴随高血压、贫血、皮肤苍白等全身症状,提示肾功能持续恶化。
出现肾性水肿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在3克以内,避免高盐加工食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总量。监测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避免长时间站立加重下肢水肿。若水肿持续进展或伴随尿量骤减、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评估肾功能并完善尿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必要时需进行利尿消肿治疗。
上一篇 : 食物中毒后吃什么解毒
下一篇 : 食物中毒后吃什么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