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感染的治疗方式
发布于 2025/08/18 13:21
发布于 2025/08/18 13:21
人工关节感染可通过清创保留假体、一期翻修、二期翻修、长期抑菌治疗、截肢等方式治疗。人工关节感染通常由术中污染、血源性播散、邻近感染灶扩散、假体周围生物膜形成、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早期急性感染或症状轻微者。通过手术清除坏死组织与脓液,彻底冲洗关节腔,同时保留功能完好的假体。术后需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4-6周,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期间需监测炎症指标,若持续发热或C反应蛋白未下降需考虑进一步干预。
在彻底清创后立即植入新假体,适合低毒力感染且软组织条件良好者。术前需通过关节液培养明确病原体,术中采用含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假体。术后联合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6-8周。该方法可缩短治疗周期,但存在感染复发风险,需严格筛选患者。
分两个阶段完成,先取出感染假体并放置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静脉抗感染治疗4-8周后再次手术植入新假体。这是治疗慢性感染的金标准,间隔器可局部释放庆大霉素硫酸盐注射液、注射用替考拉宁等药物。两次手术间隔期间需维持患肢牵引制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
针对无法耐受手术或病原体毒力较低者,采用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长期抑制感染。需持续用药3-6个月,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或肝肾功能异常。该方法仅能控制症状,不能根除感染,适用于高龄合并多系统疾病患者。
作为终末治疗方案,适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广泛骨缺损或败血症危及生命者。术前需评估残肢血供及功能重建可能,术后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替加环素等强效抗生素。截肢后需进行心理干预和假肢适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基本活动能力。
人工关节感染患者术后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活动。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关节X线片和炎症指标,若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吸烟者应戒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复发风险。
上一篇 : 脚踝后侧按压疼痛
下一篇 : 颈椎压迫神经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