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8/27 11:02

动脉瘤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感染、外伤、先天性血管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干预。动脉瘤是动脉壁局部薄弱导致的异常膨出,破裂风险与瘤体大小、位置等因素相关。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斑块,血管壁弹性减弱后局部膨出。患者可能伴随头晕、搏动性肿块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硝酸甘油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病情,同时需定期进行血管影像学检查。

2、高血压

持续血压升高会使血管壁承受异常压力,中膜层平滑肌代偿性增生后发生结构改变。常见症状包括头痛、视物模糊等。建议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盐酸拉贝洛尔片等降压药物,配合低盐饮食和规律监测血压。

3、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袭血管壁可引起感染性动脉瘤,多继发于心内膜炎或外伤。典型表现为发热、局部红肿热痛。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时需手术清除感染灶。

4、外伤因素

车祸或穿刺伤可能导致血管壁全层损伤,愈合过程中形成假性动脉瘤。常见于股动脉、肱动脉等部位。急性期需压迫止血,后期可通过覆膜支架植入术或人工血管置换术修复,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

5、马凡综合征

这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会导致结缔组织缺陷,升主动脉瘤是其典型并发症。患者多伴有身材瘦高、晶状体脱位等特征。需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血流冲击,定期进行心脏彩超监测,必要时行Bentall手术。

动脉瘤患者应避免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脂在正常范围。未破裂动脉瘤需每6-12个月复查CT或磁共振血管成像,突发剧烈胸背痛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饮食以低脂高纤维为原则,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血管修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