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会有什么并发症

发布于 2025/08/28 10:21

脑溢血可能引发脑水肿、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癫痫发作、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常见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出血量、部位及救治时机密切相关。

1、脑水肿

脑溢血后血液积聚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引发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水肿可能进一步升高颅内压,表现为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深或瞳孔异常。临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必要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

2、肺部感染

卧床患者因吞咽功能障碍易发生误吸,加之咳嗽反射减弱,导致细菌性肺炎或吸入性肺炎。症状包括发热、痰液黏稠、血氧饱和度下降。需定期翻身拍背,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控制感染,严重时需气管切开。

3、消化道出血

应激状态下胃黏膜屏障受损,胃酸侵蚀引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红蛋白下降。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出血严重时需内镜下止血或输血治疗。

4、癫痫发作

出血灶刺激大脑皮层异常放电可引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局灶性癫痫。发作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急性发作,后续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预防复发。

5、深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淤滞,形成血栓后可能引发肺栓塞。表现为患肢肿胀、皮温升高。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穿戴梯度压力袜促进回流,病情稳定后尽早康复训练。

脑溢血患者需绝对卧床2-4周,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康复期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饮食宜低盐低脂,吞咽困难者采用鼻饲营养支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原发病。家属需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变化,出现异常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肢体康复锻炼,减少后遗症发生概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神经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